|
(原标题:陈丹青: 绘画或变成画家自我享受的手艺) 本报讯 (记者 王嘉 实习记者 李雪艳) 昨日,著名画家陈丹青现身言几又IFS旗舰店读者见面会,与蓉城读者分享他关于当下艺术与传播的思考。活动还没开始,读者就已挤满了现场,其中不仅有本地大学生、艺术家,还有来自国内其他地方的读者。“工具不会死亡,只要有人在,就会有人画,但它也许会慢慢变成画家自己享受的手艺。”作为画家的陈丹青,在读者见面会上如此形容影像时代绘画的未来。 活动一开始,多次来过成都的陈丹青刚走进现场,就对成都连连称赞:“每次到成都,我都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新发展。我这次来成都最大的感受就是,这座城市整洁干净,散发着一种充满活力的文化魅力。”谈及当下的艺术与传播,陈丹青表示,这是一个年轻人打开iPad和手机看世界的时代,人们似乎已经被媒体“主宰”了,他分析说:“我们认为这个社会好像需要很多绘画。不,这个时代早已是影像的时代。”陈丹青说,网络视频出现前,人们看电视;电视普及前,人们听广播;无线电发明前,人们一大早就看报纸;在书籍、报刊出现前,人们靠听说书人讲故事,靠口口相传传播文化。不过,面对飞速变化的时代,陈丹青仍表达了他对传统的眷恋:“虽然现在流行看电子书,不过,一本纸质书拿在手里的感觉还是不一样的。就好像千年前,一个说书人在暗夜里点把火,在摇曳的火光中讲故事给大家听,那种曼妙无法替代。”陈丹青说。 去年,陈丹青的文化类视频节目《局部》与观众见面,“很多人都是通过手机来观看视频,可我要讲的一幅画却比一个房间还要大,所以,我有点替这幅画委屈。”陈丹青表示,在镜头前讲画或许还有一些价值:“长期以来,美术界最关心的就是怎么画画,一切的一切都是怎么画画。我转了一大圈,现在开始觉得重要的不是画画,而是你怎么看。这不是一个绘画的时代,这是一个影像的时代,媒介可以改变一切。工具不会死亡,只要有人在,就会有人画,但它也许会慢慢变成画家自我享受的一门手艺。” (编辑:紫砂壶一号 来源:成都日报)本文章来自网友投递或资讯集录,如果侵犯你的权益,请发邮件:2608356283@qq.com告知小编,将尽快做出处理。 |
编辑推荐
展会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