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守智 在与紫砂艺术大师们交流的时候,回忆起新中国的紫砂艺术史,他们都会自然而然地提及与教授张守智解不开的渊源。张守智作为新中国紫砂艺术教育的重要奠基人和推动者,在紫砂人心目中有着高的威望。他在教学上的孜孜不倦,在艺术上的上下求索,在设计上的激情勃发,都着紫砂人向融汇古今、勇于创新、越自我的目标不断前进,开一代紫砂艺术创作的新风…… 新中国批陶瓷人才 新中国刚刚成立的时候,中国陶瓷业工业化生产刚刚起步,陶瓷教育远远跟不上整个行业发展的需求。1950年,北平国立艺专经批准转为中央美术学院,1951年,张守智以批学生的身份入学。与他同一年入学的学生当中,一共有4个名额分配给了陶瓷专业,张守智正是这4人当中的一名。据张守智回忆,当年的这4名同学毕业后,一位去了景德镇筹建景德镇陶瓷学院,一位分配到了轻工部,他自己则和另一位同学留校做了教学,继续为培养陶瓷专业人才。作为新中国培养的批陶瓷专业人才,他们走上不同的岗位,为中国陶瓷的发展开枝散叶,也是他们为整个陶瓷行业播下了批新思维的种子。 为了进一步扩大陶瓷行业的人才培养和储备,张守智留校以后,一边做教学,一边配合院校筹备中央工艺美院的建设,1956年,中央工艺美院正式成立,从其成立到1966年间,每一届大约毕业15个学生。这些学生毕业后或者是负责一个省的陶瓷工作,或者是从事科研设计工作,基本上去不了生产线。可是当时正是全国陶瓷生产恢复的重要时期,靠本科生根本解决不了生产线设计人才的供应需求,怎么办?1959年,由轻工部和中央工艺美院举办了届全国陶瓷培训班,全国各产区按照名额分配。宜兴紫砂厂将仅有的一个名额给了当时技艺水平很有代表性的高海庚。高海庚在培训班结束后回到紫砂厂,创新设计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许多新的设计投产得到了顾景舟的好评和市场的认可。 也正是从这一次培训班开始,张守智真正地与紫砂结下了不解缘。 画遍故宫历史藏壶 1962-1965年间,故宫博物院的研究所里多了张年轻的面孔。张守智每天下午都会准时出现在这里,把故宫博物院明清两代收藏的紫砂壶从库里调出来,测量、绘图。在这3年里,他把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中山大学图书馆、广州美术学院陶艺工作室、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以及画家唐云所藏历代的500多把壶逐一测绘,通过注水确定容量,再从功能、水流情况、结构处理、铭文、底款等各方面进行研究,总结规律。 初,张守智这样做完全是为完成学院布置的课题,而非出于自己的喜欢。通过3年的测绘,枯燥的绘图变得有趣起来,他渐渐地发现了传统紫砂的精华,当他从历史上这500把壶当中总结出了形体、线条、空间和实体关系的设计规律,并找出一些美的共性的规律时,他对紫砂造型的设计已经在不知不觉间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后来再给产地举办培训班,张守智就结合自己对历史器型的认识给学员讲解造型中的奥妙,并结合这样的规律把握传统器型的神韵所在。 从事紫砂教学一生,张守智有一个主要的思想,是“不能师古不化”。老一辈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创作了不同的作品,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现代紫砂如何能够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作为营养,并根据这个时代人们精神、审美上的爱好创作呢?他认为,关键的一点是要热爱生活,才能发现这个时代的特质,才能创作出符合这种特质的作品。 仿生蜗牛出“曲壶” 张守智对于新中国紫砂艺术创作有着重要的意义。“曲壶”便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那是一次到龙泉途中的中转,张守智住在宜兴紫砂厂,等待龙泉青瓷厂的车。因为路上车坏了,本来定好早晨4点钟出发,结果一直没来。张守智就在这个等待的过程中突然灵感大发,想到了蜗牛的曲线,动笔设计。不到8点,一个设计草样出来了。正是这个草样,打动了汪寅仙,她准备依样而做。
张守智紫砂壶作品“曲壶” 当时正是春节前夕,张守智对汪寅仙说,“你不要着急,等春节后我们好好地打样”。张守智这样说是有原因的,从图纸到打样是一个把设计变成实体的过程,就是在这个过程当中,把握不当就会变形,何况“曲壶”用的是渐开线造型,打样的过程不好把握。 春节后再回来,已经是3个月以后,张守智和汪寅仙才开始“曲壶”的打样,经过无数次试验,“曲壶”才得以问世。现在大家看到的“曲壶”简练质朴,大美无言,正是两位大师的心血作。 20年还不完设计“债” 对于宜兴紫砂人,张守智如数家珍:潘持平方壶做得好、何道洪爱做大嘴儿的壶……他记得他所设计的每一把壶的典故,几乎知道所有紫砂人的长项与特征。 在宜兴做培训班的那些年,张守智担任了历届紫砂培训班毕业设计课的主课教师,他经常在周六晚上加班做设计。在设计工作开始前,他会先把灯关了,门儿锁上。因为学员们都特别爱戴张守智,到了晚上都会来请他上自己家里去吃饭。学员请吃饭是好意,但是一吃就会耽误工作。于是他只好躲在自己屋子里装不在家。等人走了,到了天黑,他开始设计,一画就到大天亮。等到周一早上,大家都来了,看到图纸都喜欢,张守智就说:“这个是给某某设计的,你做不合适……喏,这个才是给你的。” 周桂珍的“汉方”、谢曼伦的“方竹”、曹婉芬的“月晕”、施小马的“构成”……他量度着每一位紫砂人的特质,为大家打造着合适的。 当然,也有当初答允了人家的,到现在也没有设计出来,这个“债”一欠就是20多年,张守智笑着说:“我现在还在设计呢!不能老欠着大家的。”
张守智紫砂壶作品“蜀山林雨” “守智风格”绘新风 张守智的主攻方向实际上是生活日用陶瓷。如何改变中国的陶瓷生产现状,是他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也是他一直在身体力行为探索与尝试的事业。 而无论是设计紫砂,还是他主攻的日用陶瓷,其中都有着浓郁的“守智风格”。他坚持“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创作理念,作品率真高雅,灵犀独慧。 多年来,张守智除了致力紫砂事业外,也运用自己一生所学为生活日用陶瓷开时代新风。每当他外出交流时,总是有意识地请人将自己的住处安排到艺术家的家里,为的是能够亲身感受中西方文化在日常生活起居方面的差异,为自己的陶瓷设计吸收营养。 他设计的日用陶瓷杯、盘、碗、碟……力求在实用的基础上带给大家艺术的享受。当他仰望星空,《繁星》在他手中熠熠生辉;当他登山远眺,心绪在《昆仑》上飞扬浩荡;当他漫步在松林,一曲《听松》在林间奏鸣…… 在平常的就餐中,他感受到中国目前的饮食文化,很不讲究“美器”。已经80岁的张守智有一个想法,他还是想到产区去,向大家呼吁,或是跟着大家一起做一些东西,在衣食住行里面提高工艺水平和文化含量,创造赏用结合的生活用品,将中国变成用品向人类提供新的生活方式的设计大国。 他说,这需要几代人坚持下去。当然,包括紫砂人! 商报记者 原琳 米丽珊 图片由张守智提供 张守智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中国陶瓷工业协会顾问 中国陶瓷产区淄博、龙泉、潮州、佛山、汝州等地政府顾问 1954年中央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陶瓷科毕业。1956-1998年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任职陶瓷美术系设计教学。 教学40余年中,对中国传统陶瓷造型、宋瓷、紫砂、民间陶瓷、国际餐具做专题研究。在中国陶瓷产区景德镇、宜兴、龙泉等地,建立教学创作设计基地,教学与生产相结合。1992年国务院授予其“为中国文化艺术事业做出贡献”表彰。2007年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授予“中国陶瓷终身成就奖”。 (编辑:紫砂壶一号 来源:紫砂壶艺术网)本文章来自网友投递或资讯集录,如果侵犯你的权益,请发邮件:2608356283@qq.com告知小编,将尽快做出处理。 |
编辑推荐
展会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