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奇敏 原载于《中国紫砂文化与艺术论文卷》中国文联出版社。 紫砂方器是紫砂器中主要的一类。宜兴紫砂器分为光器类、花货类和筋纹器类。光器又分为圆器和方器,在紫砂陶器中最常见的有壶、盆、瓶、鼎等造型,除方型的盆较多见外,方壶、瓶等都比较少见,一般认为方器没有圆器实用,其实不管是从欣赏性还是从实用性或把玩性上来看,方壶是丝毫不逊色于其他造型的。我曾结识两位专门收藏紫砂方器壶的藏家,他们说:“好的方器壶,造型朴实而内敛,看似简洁却韵味无穷,外观直白却有大音稀声的含蓄,方器壶造型看似简单,实则制作成功很难。方壶方方正正,犹如做人。”这些正是吸引他们收藏紫砂方器壶的地方。 因方壶在成型工艺上较为复杂,所以真正的成品相对较少,随着收藏者的要求越来越高,要创新、制作一把既美观实用,烧制出来的多项指标又能达到理想要求的方壶,难度就更高了。下面我根据本人多年的制壶体会,从全手工的角度,谈谈制作方壶需要注意的一些技巧和心得。
曹奇敏紫砂壶作品《四方绞泥金律》
曹奇敏紫砂壶作品《大彬六方》
曹奇敏紫砂壶作品《布道》壶 一、泥料的选择。制作方壶对泥料的选择很重要,在收缩方面比制作圆壶的泥料选择要求更苛刻一些。因为现在的藏家对壶的要求都非常高,例如对壶盖的严密、平整方面的要求等等。所以如果选择的泥料收缩较大,即使做壶的时候非常用心用功,也都很难过烧成这一关。因此在泥料选择方面,应选择一些收缩率相对较低的,最好能在8%左右为宜。 二、镶身筒。在镶身筒之前是打泥片、凉泥片、匀泥片和裁泥片的工作,把泥片裁好以后就可以做把泥片镶接成壶身的工作,俗称镶身筒,壶身的连接一般以沾嵌法连接而成。本人感觉全手工成型镶接壶身时,壶的底片和满片相对壶身(俗称墙)要相对湿一点,这样在后面的拍打身筒时,对壶体的饱满程度有好处,也更容易控制一些。 壶嘴也和壶身一样,通常以沾嵌法镶接而成,在打壶嘴的泥片时,一般壶嘴的根部比口部稍厚一些。 三、拍身筒。壶身镶好以后,凉到一定程度就要进行拍打身筒的工作了。拍身筒是全手工制作方器壶里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壶身饱满,立面挺括都是靠拍身筒来完成的,抓、拿、拍、刮都应尽量抓拿壶体的边角,壶面应尽量少用力,因为壶山用力过大容易使面凹陷,拍身筒的工作包括处理好各种壶体的线条,面与角的处理等,各种角与线的表现或粗犷或丰腴或刚健等,都可因作者处理手法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效果。拍身筒不能简单的说拍多少时间就好,不论遍数,要一直做到自已满意为止。 四、做壶盖。拍身筒完成后就可以做壶底和壶盖的工作了,壶底的做法因各种壶的造型而不尽相同,这里着重谈 一下壶盖的制作方法。方壶一般分为嵌盖和压盖,不论你有多高的功力和技巧,首先开盖的这块样板必颁要非常的标准,长宽对角不能有丝亳的差错,一定要分毫不错,现在一般可以去做模具切割,基本可以达到要求。在做嵌盖的时候,样板不能有丝毫的移动,可以在壶面上喷洒些水雾,这样壶而与样板之间会有一点沾接而不致于使样板移动,在修饰口部和壶盖时,应该做到手中_有数,心中有数,修饰过多,壶盖便会太宽,技法小当就会太紧或变形。 五、上子口。上子口是方器壶制作中又一项至关重要的一项工作,在局外人看来是子口好象非常简单,只要把子口和口盖用泥沾上好了,其实不然,就算前面的各道工序做得再好,如果上子口这一关掌握不好,那么,前面所有的工作都白费劲。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现在的藏家对方器的要求近乎苛剡,太宽不好,太紧又不好(太宽或太紧和开口盖的技法小当有关),盖子不平整又不好,而上子口直接关系到壶盖的平整度,子口的硬度过于壶盖,盖的四周就会上翘,盖中间会向下凹,如果壶盖硬于子口,粘接厉盖面中间便会向上凸起,有时泥坏并不明显,但烧出来后更加明显而导致壶报废,所以存沾接子口时一般手感要感觉子口比壶盖略硬为宜,但并小是所有容量的方壶口盖都这样,口盖越大,沾接子口时,口盖和子口硬湿度的差异就应该越接近。这种所谓的硬度和湿度并不是几句话就能完全说清楚的,这要靠制作者长期的摸索和实践,靠自己去感觉。 要制作把妤的方壶,首先从精选泥料开始,制作者不公要有高度熟练、严格慎密的制作功力和技巧,而且还要具有对各种泥性、窑温对壶的影响的相关知识等等。 制作方壶似简单,实则要注意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难以一一详述,有的地方足要靠制作者自己去体验和感觉的。 总之,一把紫砂方器壶品质的好坏和制作者的技巧、功力和对泥料的收缩和烧成温度的高低把握得当,都有着很密切的关系,这些都要靠制作者在平时的制壶过程中去领悟和把握、去摸索和总结。 (编辑:紫砂壶一号 来源:紫砂壶艺术网)本文章来自网友投递或资讯集录,如果侵犯你的权益,请发邮件:2608356283@qq.com告知小编,将尽快做出处理。 |
编辑推荐
展会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