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页 > 茶叶文化 > 正文

茶馆的前世今生 现代茶文化时代下的茶馆

紫砂壶艺术网 时间:2017/2/16 8:28:38 【字号 】 【关闭

(原标题:茶馆的前世今生 现代茶文化时代下的茶馆)

编者按

茶馆是爱茶者的乐园,也是人们休息、消遣和交际的场所。而现在的茶馆逐渐融合了饮食文化变为茶餐厅,这是与时俱进还是抛弃了固有的饮茶文化传统?接下来几期,茶学院为大家带来茶馆专题,讲一讲茶馆的前世今生,谈一谈茶馆在茶文化体系中的地位,看一看现代茶馆的风格与特色、流行的主题茶馆。

茶馆,古代多称为茗铺、茶肆、茶坊,现在一般称茶馆、茶室、茶楼等。 自古以来, 茶馆都成为当时社会生活的缩影。三教九流汇集,市井传闻,家事国事,八方信息汇集。

茶馆兴盛于宋代

茶馆的萌芽期在晋代,茶摊是其最早的形态。据《广陵耆老传》中记载:“晋元帝时有老姥,每日独提一器茗,往市鬻之,市人竞买。”可见,那时茶已经成为生活资源的一种,已经广泛用于交易了。

在唐玄宗开元年间,则出现了茶馆的雏形,在乡镇、集市、道边“煎茶卖之”的“店铺”。《封氏闻见记》卷六“饮茶”载:“……大兴禅教。……皆许其饮茶。人自怀夹,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从此茶馆蔚然兴起。此时,茶馆除予人解渴外,还兼有予人休息,供人进食的功能。

中国茶馆全盛时期从宋代开始。宋时茶馆具有很多特殊的功能,如供人们喝茶聊天、品尝小吃、谈生意、做买卖,进行各种演艺活动、行业聚会等。张择端的名画《清明上河图》生动地描绘了当时繁盛的市井景象,其中亦有很多的茶馆。

到明清之时,品茗之风更盛。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使得市民阶层不断扩大,民丰物富造成了市民们对各种娱乐生活的需求,而作为一种集休闲、饮食、娱乐、交易等功能为一体的多功能大众活动场所,茶馆成了人们的首选,因此,茶馆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形式愈益多样,茶馆功能也愈加丰富。

近现代,中国经历了战争、贫困和一些非常时期,茶馆也就一度衰微。改革开放以后,一度萎靡不振的中国茶馆业重新焕发了生机,不仅老茶馆、茶楼重放光彩,各种新型、新潮茶园和茶艺馆更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全国各地。

茶馆与休闲产业关联度高

茶馆是茶文化事业和休闲产业的重要窗口,对茶产品消费有重要拉动作用。通过茶馆的辐射功能,茶业产业链之间的关系和茶产业与相关产业的关联度得到了加强。到茶馆消费成为休闲时尚,海内外资金和项目也找到了更多的、更安全的结合点。

茶产业属于资源型产业,具有比较优势;旅游业则属于支柱型产业,具有竞争优势。提升茶馆业的竞争优势需加强与旅游业的关联度,进行优势互补。很多茶产品,如茶叶、茶具等可以包装成旅游产品,茶馆可以成为旅游景点,还可以将茶园、紫砂制造企业、茶叶博物馆、茶膳饭店等与原有旅游景点相配合,整合成茶文化旅游项目。

与其他行业相比,茶馆业的平均利润率很高,根据统计一般茶馆利润率可以达到30%至65%。茶馆行业技术含量较低,准入门槛低,给茶馆业投资者和管理者留下很大的开发空间。

主题功能茶馆是流行趋势

茶馆不同于一般性质的服务场所,它更多地注入了文化的内涵,注入了健康的观念。现代人对于生活健康与身心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更需求健康的休闲场所,茶馆营造的回归自然、优雅舒适的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很好地迎合了人们的需求。

茶馆主题、风格与功能定位直接决定着茶馆的市场受欢迎度。现阶段,茶馆的风格基本上可以分为传统风格、现代风格和综合风格三种。如北京传统风格茶馆有老舍茶馆、天桥乐茶园等;现代风格茶馆有五福茶艺馆、茗仁茶艺馆等;综合风格茶馆有圣淘沙茶楼、碧露轩茶艺馆等。综合风格茶馆集传统风格与现代风格于一体,有互补优势,因而其增长幅度大,增加数量多。

茶馆功能大体有以下几项。一是休闲功能;二是商务功能;三是情感功能;四是教育培训功能;五是延伸服务功能。

就茶馆的种类而言,花样繁多,现在主题类茶馆越来越受欢迎,比如“书茶馆”,饮茶与听书相结合、“清茶馆”类似于酒吧的清吧,以雅静休闲品茗的情调为主、“棋茶馆” 是以茶为载体,传播汉服、茶道、花道、古琴等传统文化,此外还有红木鉴赏、收藏等为主题的茶馆。

链接

茶馆民生百态——一元茶馆

在浙江湖州的荻港古村,有一间老茶馆,名叫聚华园。从民国初年到现在,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

现在茶馆的主人叫潘平福,76岁。50年前,他接下了这间茶馆,在这里忙忙碌碌了一辈子。每天凌晨3点,天还没有亮。水汽氤氲中,这间铺子的灯已经点亮,烧好水,备好茶,擦干净桌子凳子,再摆好塑料暖瓶和搪瓷杯。

主人老潘必须赶在茶客们来之前,准备好所有的事。

聚华园茶馆一个月700元的房租,一天用掉40多个煤球,而一天只泡三十四杯茶。一杯茶只卖一元钱,所以当地人又称这家茶馆为一元茶馆。

一元茶馆除去成本,亏本是明摆着的。老潘是个剃头师傅,从14岁学剃头,已经六十多年。“一元茶馆”的亏损,全靠剃头生意来贴补。

荻港村繁华鼎盛的时候,一共有13家茶馆。如今,茶馆一家家关门,老潘的“一元茶馆”,成了荻港老人们唯一的念想。

既亏本又辛苦,但是老潘还是执意把茶馆开下去。他说:“我是为老百姓服务的,把它坚持下来,现在有些老年人已经走了,人少一点,我也要让他们喝茶。我每天都在想今天茶馆开出来,哪个老人没来,就要问了,他到哪儿去了,还是身体怎样了,要跟别的村的人打听。这个茶馆我一定会开下去,开到我做不动为止”。

家长里短,茶香飘散。几十年来,茶馆成了荻港村老人们和世界相连的一个驿站。

人来人往,茶起茶落。去老潘的茶馆喝茶,早已成了荻港村人的一种生活习惯。而为了茶客们喝上一口热茶,潘平福也忙忙碌碌了一辈子。风雨飘摇的老茶馆,更是浓缩了荻港村的百年光景。

整理 徐利军

(编辑:紫砂壶一号 来源:搜狐)本文章来自网友投递或资讯集录,如果侵犯你的权益,请发邮件:2608356283@qq.com告知小编,将尽快做出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