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页 > 茶叶文化 > 正文

再续二郎山下茶之传奇 茶马古道大动脉

紫砂壶艺术网 时间:2017/2/10 10:12:41 【字号 】 【关闭

初春的二郎山,冰雪渐融,万物复苏,山下茶地里,茶叶慢慢冒出芽头。

自茶祖吴理真在蒙顶山开创人工植茶以来,勤劳的天全人便将茶引至二郎山,延续至今。

天全,不仅有着见证茶马互市辉煌的碉门,更有着追忆“小路茶”线路的茶马古道,和古道上众多茶遗址……

如今,在二郎山下,众多天全人传承着天全深厚的茶马文化,努力延续天全茶业曾有的盛况……

赶集归来的村民走在茶马古道上。

茶马古道遗址。

天全甘溪坡茶马古道。

茶马互市

奏响汉藏贸易强音

2月5日,天全县城厢镇往二郎山方向处,国道318线上车流不息,东北走向的大岗山和西南走向的悬空山,在不远处隔着天全河相互守望,形成一道天然的门户——禁门关。

禁门关,又叫碉门,是历史上茶马互市的重要场所之一。

天全地处茶马古道沿线,茶马文化是天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唐末开始,天全人种茶成业,茶区不断扩大,种植和加工形成规模。所产粗、散茶,畅销各地,并逐步成为边茶生产、供应基地之一。

唐开元十九年(731年),藏族同胞请开茶市,朝廷允行“茶马之政”,开设茶马贸易市场,出现“蜀茶总入诸藩市,胡马常从万里来”的景象。

宋朝在榷茶制、茶马互市和以茶治边等茶政的实施上,达到了我国古代历史上的最高水平。四川的茶叶由此开始成为交换马匹的货源,在雅安(雅州)、汉源(黎州)、天全(雕门)设立易马场易马,这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促进了四川茶叶产业的发展。统治者通过对茶叶的垄断,达到了“以茶治边”的目的。

天全是茶叶盛产区,由于地理位置特殊,更与藏区相邻,因而茶马互市交易更盛,至明代商户达60余家,天全边茶产量达2.9万担。

碉门,成为了全国茶马互市的重要场所。

据《天全县志》记载:宋朝熙宁年间,天全茶马比价为一匹马换茶一驮(每驮重50公斤)。崇宁年间一匹四尺四寸大马,换茶60公斤。到了明代,改为上等马一匹易茶50公斤,中等马一匹易茶40公斤,下等马一匹易茶30公斤。

由茶马互市到边茶贸易而兴起的茶马古道,在二郞山下经久不衰、日趋繁荣。

它作为一条连接内地与西藏的古代交通大动脉,对促进康藏地区经济、增进汉藏民族融合、维护国家统一的历史作用不容低估。

茶马古道

见证背夫马帮艰辛

2月5日,从碉门往西行七公里之后,便会见到一个立于公路边的仿古牌坊,上面写着:甘溪坡茶马古道。在牌坊前,一条仅容一车可行的小路从公路边逸出,向半山上延伸,沿着斑驳的公路前行,随时可见石板上的“拐子窝”。

拐子窝,是背夫歇息时支撑茶包的丁丁拐戳出来的圆坑,这些茶马古道特有的标记,是一个个历史烙印,是一阙无字碑,它向后人展示着历史的风雨年轮。

从雅安市区出发,走天全、翻二郎山,经过泸定、康定,再到西藏,蜀中茶叶被输送到雪域藏区。这条川藏线上的茶马古道,与从云南普洱出发通往西藏的滇藏茶马古道并称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中国古文明传播之路”。

层峦叠嶂的二郎山系,山恶水险,古道斗折蛇行,骡马也无用武之地,只有人手脚并用,方能攀援通过,于是造就了所有茶马古道中唯一的奇观:从天全禁门关至康巴路段的人力背茶!

天全县甘溪坡红星村,曾经的背夫歇息之地,今天新建的茶马古道陈列馆中,展示出的背架子(背茶包的工具)、丁丁拐(背夫歇脚的支撑)、汗剐子(用于剐汗)、麻窝子(草鞋)、脚麻子(背夫翻山时绑在草鞋上防滑)、溜壳子(背夫过河溜索用)……都述说着一个个尘封已久的艰辛故事。

除甘溪坡外,继续往二郞山方向前行,在紫石关等地,还能找到众多茶马古道遗址。

在紫石关城墙外,还有着“天德茶炕”遗址。

天德茶炕为石炕,建于清雍正年间,是天全县制茶的历史见证。史料记载,明朝初年,天全境内天德茶行专事边茶生产,独家打制茶炕,茶炕先后有石炕、土炕、竹炕。后来因为石炕防尘耐用,且操作简单,为南路边茶制茶业广泛采用,直至二十世纪六十年代。

天全茶人

继承传统创新品牌

2月6日,在天全县城内,多家茶企正在进行机器的维护和检查,做着春茶上市的开工准备。

如今,在天全境内,有着多家知名茶企,他们将二郞山的优质茶叶,销往全国各地。

历史的辉煌仿佛重现眼前。在历史上,天全是茶马古道川藏线上最早向西藏输入茶叶的原产地。

雅安的藏茶贸易,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达到最辉煌的时刻。

今年70多岁的彭定荣,曾是原天全国营茶厂分管生产技术的负责人,他说,天全出产的“康砖”和“金尖”最为出名。

“那时天全专制金尖,并制定了严格的配方比例和检验标准!”彭定荣说,原天全国营茶厂生产销往藏区的藏茶,其中金尖获得商业部名优产品称号,是南路边茶中的翘楚,直到现在,雅安的金尖藏茶依然出名,可想而知,当年在少数民族地区,这个品牌的影响力之大。

《天全县志》记载,严格的生产,稳定的产量,使天全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成为全国12个边茶基地生产县之一,原天全国营茶厂也被国家认定为全国民族用品定点生产企业,其生产的民族团结牌金尖藏茶,担负了四川南路边茶16%左右的生产任务。

在老人内心,始终有一个愿望:重现天全藏茶的辉煌。

如今,传承着老天全人的茶马古道精神,天全县的一批年轻人,加入到了茶产业发展的大军中,开拓创新,打造着属于天全的茶叶品牌。

在天全县,有“碉门”字样的茶叶品种就有好几种,天全人挖掘天全藏茶历史,依托天全茶叶资源,组建了一家家茶叶公司。

他们相信,通过努力,天全藏茶将重现历史的辉煌。

刘晓玉

雅安日报/北纬网记者 黄伟 李春蓉

(编辑:紫砂壶一号 来源:北纬网)本文章来自网友投递或资讯集录,如果侵犯你的权益,请发邮件:2608356283@qq.com告知小编,将尽快做出处理。
相关新闻
·再续二郎山下茶之传奇 茶马古道大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