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页 > 茶叶文化 > 正文

郑州茶商打造茶文化商业综合体 未来的茶城或卖LV

紫砂壶艺术网 时间:2016/11/30 9:54:18 【字号 】 【关闭

柑橘和普洱的混搭,给很多茶商带来了新商机

历时两年多的不景气、两年多的煎熬之后,茶叶市场和茶叶商户们的境遇,似乎正在形成分化之势。

就在两个多月前,郑州有一家经营了四年的新兴茶城,宣布破产关门,令人唏嘘。

与此形成对照的是,一些茶叶商户和茶叶市场,却突然实现了业绩回升,甚至个别产品出现爆发式增长。

【90后的创新】中秋节卖了100多万元

90后小伙子冯治广,两年多前开了一间叫做五云春悦的茶叶商铺——而那时,茶叶市场恰恰开始滑坡。

和茶行业动辄摸爬滚打一二十年的“老江湖们”比起来,冯治广只能算是一个新人。虽然他也已经从业6年,但在自己开铺经营之前的4年时间,是为别人打工。

6年前的时候,茶叶生意还非常火,“每天都会有一二十个进店的陌生客户,转化成交的能达到七八单。”

但冯治广创业后的这一两年,茶业市场进店率却变得很低,“两三天甚至一周时间才有一两个陌生客户进店,成交的就更少了。”

冯治广这几年没少作难。但好在年轻,他总能想出一些老江湖们很少去琢磨的办法。

一年前,他想出来一个“混搭销售”的办法,跑上海联系到一家知名的月饼生产企业,提出想法,一起研制一种“不含防腐剂、用花茶或绿茶制作”的月饼。

研制成功后,他将这种月饼,选搭茶叶、红酒,做成节日礼盒销售。今年,一个中秋节,硬是销售了100多万元。

这款产品产生了这么好的市场效果,令行业称道不已。

市场就是这样,从来不讲情面,又从来都很公平的,绝不论资排辈。只要你肯付出,只要你肯动脑筋想办法,总会得到回报。

【“小青柑”的流行】折射消费群体和偏好的变化

今年有一款叫做“小青柑”的茶叶,可以说在河南市场突然呈现爆发之势。

这是一种混搭产品,不在红、绿、白、黑、青、黄六大传统茶类之中,是由普洱茶混搭广东新会7~9月这3个月的小青柑制作出来的。

但就是这种在老茶人眼里“不入类”的产品,今年很多商户都在做,卖得非常火。

最早一批做柑普茶的茶人、吉享茶业有限公司创始人李怀谦的经历,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他介绍说,小青柑的前身,就是柑普茶,很多人也通俗地称之为“陈皮普洱”,前几年就已经流行,而且河南也算是其中流行得早的。但小青柑在河南却流行得比较晚,其他地方去年就已流行,郑州今年才开始大卖。

去年的时候,李怀谦加工了两千斤“小青柑”,没有销完,而今年,他一下子销售了将近两万斤。“今年春天我针对下游客户做批发推广的时候,愿意给出政策:买100斤送50斤,竟然没多少人愿意进,有的客户只是拿个5斤、10斤先试试,可是到了中秋节的时候,突然火起来了,每天包装、发货,都得忙到半夜。”

在李怀谦看来,小青柑的突然流行,是茶商通过产品的创新,迎合了市场需求变化的结果。

一是人们对健康产品越来越重视,小青柑用的柑,本身就清火,北方雾霾越来越重,咽炎多发,这个柑泡茶,喝过之后嗓子比较舒服;二是年轻消费群体和女性消费群体在增加,小青柑喝起来更清香,又甜又滑,泡茶的过程又比较好玩,所以就大受欢迎。

【茶城的跨界】也许将来会卖进口名品

其实不管是90后小伙冯治广的组合装,还是小青柑的突然流行,都体现了一种创新,而这种创新还有着一个突出的共性:跨界、混搭。

在服装销售行业,混搭并不新鲜。这种跨界思维,如今看来已蔓延至茶行业。

不仅商户在跨界,茶城也在跨界。

在郑州,有一家茶叶市场:凤凰茶城。它不仅销售茶叶、紫砂壶、茶几,还有茶主题酒店、休闲足浴、汽车护理、KTV,以及多家餐饮店。

更耐人寻味的是,这座茶城最近还在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真有点“脑洞大开”的感觉。

凤凰茶城执行董事王鹏说,他们并没有把茶城定位为单一的茶叶市场,而是一个“以茶文化为主题的商业综合体”。他说,跨界,也是一种创新。

凤凰茶城总经理张瑾如此解释他们的跨界选择:“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郑州的茶叶批发市场其实已经渐渐弱化了批发功能,一些商家的批发客户日益减少,而散客对茶商来说越来越重要,但同时又是最缺的。茶城的跨界运作,目的就是为了活跃市场,增加市场的功能,引流更多的散客进入市场。”

这座茶叶市场还在试图进一步打开人们的脑洞:一个河南特产超市已经基本敲定进驻,位置都已经选好。

甚至有一天,这座茶城还将推出它的会员精品超市,“里面可能会引入一些适合茶城高端会员消费的精品,以及一些进口名品,不为销量,只为茶城客户有更好的体验。”

老茶人的故事 从屡次被骗的外行到“把茶叶这东西吃透”

跨界混搭,为茶叶市场带来了较为理想的回报。言及此,王鹏颇感自豪:“我们可以骄傲地说,今年,尤其是中秋节期间,我们又听到了每家店内熟悉的打包裹、粘胶带的声音,看到了每天下午忙着发货的情景。”

但不管是商户还是市场,大家也都很清醒地认为:这并不意味着市场开始或已经回暖。

创新或者跨界,算是破解困难的一种方法,其背后,每一位受访者,都无意中同时表达了一种认识:品质是创新的基础。

在郑州茶界,有一位老茶人,叫陈留成,今年64岁,他的故事,茶行业里不少人都听说过。

老陈原本是做工程的,经常要买些上好的茶叶送人,但他却屡次被骗。于是,他下定决心要把茶叶这门学问弄懂,弄通。

没想到,后来他竟完全放弃了做工程,转而做起了茶叶和珠宝生意。如今,老陈把这两行生意已经做得浑然天成。不少客户来找他,从他这里进货还倒是其次,更重要的是要听他讲讲门道。甚至,来求他带着去缅甸买翡翠,去信阳采好茶。

老陈有个绝活:别人泡毛尖,都用80℃的水,而老陈却用100℃的开水。

认识老陈的人都见过,老陈泡茶的时候,茶台上会遮一扇屏风——你可以品尝他的好茶,却不可目睹他的茶技。

不过,老陈也会提醒你:他用100℃开水泡茶,是有讲究的。

信阳有座被传得很神的茶山,据说这山头的茶叶有机、野生、无污染,芽头饱满,茶味香而不涩,泡出来的茶汤非常清澈,又耐泡,但产量极少,被视为珍品。“好多有钱人,提着几十万现金去买,甚至一些信阳当地的茶商托关系也买不到。”

老陈不是信阳人,但他却能每年都多多少少买到一些。

老陈说,为了找到好茶,他跑遍了信阳的山山水水。“行业确实不景气,但我的生意为什么还是照样不愁?那正是因为我已经把茶叶这东西吃透了,是因为大家信赖我的品质。”

(编辑:紫砂壶一号 来源:河南商报)本文章来自网友投递或资讯集录,如果侵犯你的权益,请发邮件:2608356283@qq.com告知小编,将尽快做出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