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紫砂矿料,首先要进行识别与筛选,选出来的矿料要经过炼制成紫砂泥才能应用制作。炼制紫砂泥就是要解决一对矛盾,两大难题。一方面要尽量提高泥料的品质,品质越高,砂粒就要越干净,颗粒大小就要越均等,但随之而来的是制作难度就越高,成品率就越低,风险越大。另一方面又要尽量提高泥料的可塑性,这是一对矛盾,没有成品率,泥料再怎么好,结果也是害人。所以,吴国祥说泥料的品质能达到什么程度,一要考虑下游的技艺能力,二要考虑市场的承受力,如果没有成品或没人买得起,这个“好”就变成害。 一、紫砂泥炼制的核心问题。 宜兴被誉为中国陶都,陶都因为有优质的陶土矿料(甲泥)可以生产出大件日用陶而响誉海内外,至今在全国各地还能见到丁山大缸、花盆的踪迹,陶分粗陶与精陶、历来陶都宜兴以产粗陶为主,紫砂是陶的一个分支,在原料炼制上有很多相近之处,因砂壶泡茶有保质保香功效被古人发现,从而使紫砂一举成名,成为历代人们的泡茶利器。紫砂壶为什么好?是因为紫砂有透气性,透气的介质是什么?是紫砂颗粒。一是紫砂颗粒是透气的介质,二是颗粒呈晶体结构,使紫砂壶能够呈现晶光玉润,温馨含蓄,抚之如玉的美感。内部颗粒的纯度和均匀度就决定了透气的效率与晶润度的发挥,就好比铜能导电,电能从这头传输到那头就是靠的介质铜线,铜越纯导电能力越强,炼铁、炼铜与炼紫砂泥的目的相同,都是为了提高纯度,但方法过程不同。金属炼的越纯,经济价值和使用价值就越高,市场价当然也高,而紫砂泥炼的越纯,在一定环境下经济价值反而会越低,因为使用人的投资成本加风险成本与市场价格就不成正比例。紫砂产品虽然是工艺品,但首先是商品,逃不出经济规律和市场行为的制约。价格永远是市场竞争的如意棒。重霄堂坚持做正品紫砂,要想生存和发展,就要不断向社会普及紫砂的这种知识,认识了解这个内幕的人多了,好的泥料的紫砂壶才有市场。 古人不懂紫砂的化学结构,只知其物理特性,用自己的感官去感受,累积经验,掌握特性,因泥用异。不同特性的矿料用不同的方法,因紫砂的细微特性是千变万化的,所以,没有一成不变是方法,现实中经常有新手向老师傅讨方,但不明白一个方只能用一次,换个时间、换个料就炼不好了,因为紫砂矿料、矿料混合度、风化程度、都是千变万化的,这就是为什么上千年来,紫砂泥的炼制方法没有书本知识传承。解放前紫砂泥的炼制,基本是以通砂料为主,通砂料是指:用一筛 或未筛过的经碾磨过的矿粉,经扬尘法、或水漂法除尘、除泥后提纯紫砂颗粒。为什么要扬尘、水漂呢?在前文《宜兴紫砂矿料的形成》里介绍过,紫砂是由粘土岩化结晶而成,其一、结晶度不可能是百分之百,其二、岩化进程不可能完全同步,其三、结晶体瓦解到一定程度后,晶体特性也随之消失,结晶聚合体的紫砂颗粒才是透气的介质。说到这,紫砂泥炼制的核心问题就显现出来了,这就是要保证聚合体不被破坏、介质颗粒之间畅通不堵。这样的紫砂泥,才算真正好紫砂泥。掌握其本质,我们就可以因异而变,或以不变应万变。 二、下面让紫砂导师吴国祥带领我们进行紫砂矿料与紫砂壶内部的结构对比: 我们先来认识矿料,下两图分别是一块底槽清矿料和矿料显微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虽然原矿的结晶率比较高,但还是有未结晶成晶体颗粒的物质,就象橘子,每个囊之间有隔衣,这晶体之间的隔衣实际还是粘土性质。 下图是矿料风化瓦解的显微图:
紫砂是在地质岩化过程中的一个短暂阶段,看起来象岩石,因内部结晶力低,容易风化,实际是岩土,归在陶土类,形象地说,又叫粉砂岩,就是由粉和砂混合成有岩石特征的陶土,这里的粉和砂都是相对概念,粉在矿料里呈固态,可以呈砂粒状,但遇外力容易溃散,遇水易化,呈瓷性,这个砂是结晶聚合体,大聚合体(或大砂粒)可以瓦解或用人工粉碎成小聚合体(或小砂粒),砂粒也可以碾磨细化成粉,人工碾磨会破坏一部分聚合体,增加细粉量。那么是不是粉砂岩都可以用来做紫砂原料呢?当然不是,结晶率越高,矿料品质则越好。粉的含量越高,矿料品质则越差,差矿料是很难提取纯正的紫砂颗粒的,传统紫砂壶是砂做的壶,而不是粉砂壶,所以,在炼制紫砂泥时要除杂,除粉。我们来看看紫砂厂时代的壶的显微图片,看看紫砂颗粒的纯净度。 下图是九十年代紫砂厂出的集玉壶,现在人对紫砂厂料应该没有异议,但以现在眼光看,没有砂感。
下图是集玉壶表面的显微图片:从这张壶显微图与矿料显微图对比一下可以看出,壶里的砂料要远远超过矿料里砂料的均匀度和纯净度。紫砂厂为什么要这么炼呢?(一)、提纯了透气介质的纯度,以提高泡茶的实际功效,(二)、提高紫砂壶的内涵、品相、玉质度,这要靠传统抿针工艺来体现,抿针是赋于紫砂灵魂的工具,遗憾的是,现在人们追求什么艺术、全手工,却把传统紫砂核心技术、抿针工艺丢弃了。
下面再看看现在人们追求的有砂感的壶: 下两图分别是用调砂泥制作的壶、和此壶表面的显微图片:从下面这张显微图看,泥砂混合,其内部的纯度远远低于矿料的纯度。
三、紫砂矿料的风化、筛选、与紫砂颗粒的提取: 吴国祥认为,紫砂矿料在地下是在恒温、恒压状态下进行着岩化过程,当矿料出土后受自然因素影响不断地收缩、膨胀而进入相反的风化过程,大矿料逐步瓦解成小矿料直到细颗粒,在瓦解的过程中内部的杂质也会逐渐脱落出来,所以要逐层挑捡去杂,直到细颗粒进入碾磨分筛程序。(注:大矿料也可以直接进粉碎机,但提取的颗粒比很低,嫩矿料风化到粉粒状后也可以直接水漂陈腐)。
上图里的矿料已经风化成小颗粒,杂质基本分拣干净,但里面还有粉尘,在研磨后要筛掉,或洗掉。 在要准备炼制一批泥料时,不光要除杂,还要挑选具有相近特性的矿料,这个特性不是以颜色来区分的,往往在一块矿料上有很多种颜色,只要特性相近,同类矿料颜色的差别对泥料的炼制基本无影响。但矿料的来源,不是一个点上,而是一个区域,或者几个区域,就是一个区域的矿料,也存在层次的不同,岩化程度就不同,就是矿料的硬度不同,硬度差别大的矿料放一起炼制,也会大大降低成品泥的品质。可以用目测、敲击、硬物划痕来辨别。
吴国祥说当一批矿料选定后,首先要了解矿料的岩化程度、纯正度、紧密度,判断出炼多少目的最合适,如果是配砂方法的话,各种目数的砂粒比例是多少,如果是拼配方法的话,适合配比那些不同矿料的紫砂颗粒,等等情况都要心中有数。这也可以叫“诊断”。 当矿料细化到一定程度,就可以进入分筛、碾磨提取不同目数的颗粒,这里要特别提一下,不同方法提炼出的颗粒比差别很大,用风化降解提取的颗粒比最高,经验老道的人用此方能把一吨原矿矿料提取出0.8吨的紫砂颗粒,经验差的人只能提取0.4吨紫砂颗粒,雷蒙机能提取0.6到0.7吨紫砂颗粒,而不懂的人能把一吨原矿料磨出一吨粉砂料。粉砂料无纯正度可言,当粉砂料以原矿、原汁原味、无毒、无化等响亮的口号被市场追捧后,天下陶土也就都成了原矿,真紫砂也进入灭绝状态。 下图是提取紫砂颗粒的分筛机:
下图是不同目数的筛子:
下面是不同目数的颗粒:
在120目以上的颗粒粉尘里,紫砂微颗粒已经非常少,粉尘已占80%以上,过去用扬尘法、水漂法,就是要除去这里的粉尘,因为,粉尘是溶解性物质,无孔不入,烧成温度低,呈瓷性,容易炸裂,这才是紫砂的大敌,粉尘量达到一定比例(或者说溶解饱和),也就是从量变到质变时,紫砂颗粒也就无用武之地了。有个木桶理论,说的是一个木桶能装多少水,是由最短的那块木板决定的。同样道理,紫砂泥的品质不是由大紫砂颗粒决定的,而是由泥料里吃火温度最低的那部分物质决定的。那么,人人都想知道的问题,什么紫砂泥最好?到这应该清楚了,就是用颗粒越干净,大小越均等的紫砂颗粒炼制的泥越好,简单说,就是均等颗粒纯砂料。 解放前,由于工具和技术的落后,大部分泥料的炼制都是通砂料,经过扬尘或水漂去脂后陈腐,泥料里的砂粒大小是自然形成的比例,如果经过陈腐到位,锤炼到位的泥料品质是非常好的泥料,这是在保证紫砂基本特性要求下炼泥的本质要求。解放后,在工具技术的进步下,原料总厂研制出拼配系列,俗称拼紫,就是人工配置不同大小砂粒的比例,在保证成品率的前提下,大大提高了泥料的品质,这是紫砂泥料炼制史上的巨大进步。随着紫砂厂的瓦解,紫砂泥的炼制开始出现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市场上有最好的均等颗粒的纯砂料,也有最差的粉砂料,好的紫砂料很快被市场打败。紫砂泥是砂炼成的泥,把有史以来正统紫砂泥炼制的方法细分一下,可分为三大基本方法:一是通砂料,这是紫砂泥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本质的要求,只是炼制不同的泥料所需的陈腐时间不同,人工锤炼工时、工效不同。这种料制作的壶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实用性,经济性,但相对同等功力制作的壶,晶润性、玉质感、手感略低,很多人知道解放前的老壶粗糙,就是这原因。二是以紫砂厂拼紫系列的科学方法拼配的泥料,科学的配比炼制,能炼出非常优秀的紫砂泥,同时也能优化成品的玉质度、光润度、色相要求,对具有一定技能的工手,成品率也有保证,所以,本人认为,科学地拼配炼制紫砂泥,这是根据紫砂特性的要求总结出来的优秀方法,它的优点是全面性的,具有优秀的紫砂品质,又有很好的经济性,市场性。要想把料配的好,要有丰富的经验和很高的技术,所以,最难的就是这种方法,当然完全不懂的人也会配,结果是完全两样,一样物件最好,没有市场就没有生命力,同样最差的东西只要有市场就有生命力。一方面在概念上,由于目前市场对拼配的概念混淆,一听到拼字,就认定是拼的化工,所以市场惧“拼”。另一方面在现实中,进入新世纪后,新生紫砂大军进入紫砂业,会拼的炼泥人炼的泥,卖不过不会拼的,不会拼的卖不过乱拼的,乱拼的卖不过一锅拼的,到这个时候,不尽是技术失传,就是有最好的拼配料,市场也混了、怕了。尽管目前市场,买壶人个个求好料,但不是说真正好料的紫砂产品,就会有市场,因为不懂紫砂的人还是多数,绝大部分人买紫砂壶不是依据自己的判断力来买的,而是先听故事、求保证、求概念,结果紫砂被概念迷糊了。所以,现在谁也不敢说“拼”,越拼越糊涂,再说,没有一个正确的紫砂理论,谁也不服谁,谁也不信谁,每个人都有一套说法,这就形成了对同一现象有成千上万种说法。第三种方法:均等颗粒的纯砂料炼制。因为这种方法炼制的泥料或说介质特别纯,所以,实际品质也是极顶。用这种方法要有一定的设备,分筛出大小基本一致的颗粒,然后陈腐到具有一定可塑性后就可炼成熟泥。这种方法说简单是非常简单,就是提取颗粒后陈腐。说难也非常难,一是陈腐时间,如果用传统被动式陈腐方法,陈腐时间要五年、十年,甚至更长,同时也就增加了经济成本。二是对陈腐火候的把握,如果把握不准,不光泥炼不好,还大大增加成本,甚至让下游产品全军覆没,纯是烧钱。三是制作这种料对下游制壶人所要具备的技术功力要求特别高,否则,成本高,次品也高,风险非常大。再说,现在市场在通粉料冲击下,会做壶的人是越来越多,而会用真正紫砂泥做正品紫砂壶的人却越来越少,做切豆腐的活,拿切玻璃的工资,谁还愿意去切玻璃呢。由于第二种拼配方法是变化万千,完全是依据经验对不同料的特性来作出配比调整,所以,一种料一种配方,而难成书。 四、紫砂泥料的炼制: 紫砂市场发展到今天,不管是行内还是行外,如果说用纯砂料炼制泥料,会被当作神经病,傻瓜。理由就是纯砂怎么能做壶呢?谁能做啊?古人尚且能做,今人难道不如古人?先别急着下结论,且听慢慢道来。 先举一例:大米是粮食,米饭也是粮食,如果说是粮食就可以吃,有谁发现过吃生大米的人?提取的紫砂颗粒叫生泥,陈腐到一定程度炼制的泥才叫熟泥,做紫砂壶,用的是熟泥。再从可塑性上说:从生米做成米饭,米的外表特征没有变,物理特征变了,一把生米,你要想把它捏成圆球,是不可能的,但捏一把米饭,就可以随意捏出你想要的造型。 紫砂在地下岩化结晶并聚合,晶体间结晶力、或者说晶体间的连接键能随着岩化的进程而不断增强,就是刚性、硬度也在增大,当矿料出土后就进入另一个进程-风化,岩化进程是不断增强结晶力,而风化是不断地减弱结晶力。在不改变颗粒的物理特性的前提下,当结晶力降到人之常力能改变其部分或基本形态的时候,这时炼制出来的泥料就具有一定的可塑性,这样的泥叫熟泥,才能应用制作。 下图是利用自然条件、热胀冷缩的原理在降解晶体键能,也可以用水泡法、干湿交换法等等,方法可以众多,但目的只有一个,就是降低硬度,保全品质,提高可塑性。
如何测试紫砂颗粒的陈腐效果,一是要懂原理,二、有充足的经验也行,这个经验就对“泥门”的认识和感觉,“泥门”就是泥料里颗粒间的融合紧密度。陈腐效益越浅,颗粒间的紧密度越低,则泥门越松,制作难度越大,对工手的要求越高,所以,没有绝对。三、一定要先做试片。 当陈腐好的原料要炼制时,先要进行搅拌,这个搅拌看似简单,但在整个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这个重要因素就是加水的比例,水加的越多,越容易搅拌,反之越难,一般在泥料炼制时的加水量,通常在25到33%,在能够搅拌均匀的情况下,水越少则炼出的泥越好,为什么呢?因为,这时的紫砂颗粒的内部键能已经很低,水多了就会降解颗粒溶化成脂,脂越多,烧结时液相就越多,实际品质就越低,脂越少,烧成后晶相就越多,品质则越好,实际看一把壶的料好不好,从这两个相去看就足够了。当颗粒被搅拌磨合均匀后,就可以抽真空。 下图是真空机和炼成的熟泥。
在没有机械之前,搅拌与抽真空是由人工锤打程序完成的,这是个非常累人的低效益体力活。 矿料是矿料的颜色,烧成后是烧成后的颜色,甚至是不同的配比也是不同的颜色。所以泥料炼成后都要烧试片,烧试片是为了探查泥料的综合信息,如烧成温度、色相、制作难易等,下图是各种试片。
下面是纯砂料与通粉料壶的显微图片对比。 先看看通粉壶与显微图:这种料实际烧的是脂粉的温度,显现的是脂粉的色相,所以,怎么养还是和尚光。
下图是均等颗粒纯砂料的汉铎壶与显微图:
从这张图上看,颗粒清楚干净无杂质,透气介质传递无障碍,所以,暑日泡壶茶能保质一周以上,这是基于紫砂颗粒的纯度才能实现的。 下面我们对拼配泥的原理作一简单介绍。从50年代未,当时的原料总厂研制出拼紫系列紫砂泥,到改革开放后紫砂厂自己炼制的拼紫系列,炼制紫砂泥的拼配技术也达到了炉火纯青,直到目前为止,紫砂厂的拼紫系列,已经成为一个时代的象征。现在人们很怀念紫砂厂,紫砂厂是集体所有制,体制问题是紫砂厂倒闭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紫砂厂的好技术,好泥料为什么会“发展”的消失了呢?八、九十年代的乡胚烂泥壶知道的人很多,下面来看一把1995年紫砂某厂出品的龙头老大紫砂壶,用实物证据来说明真相。
从上面的图片上可以看出,这把壶有明显的水光,就是玻光。下面就用这把壶的显微图与同时代紫砂厂出品的集玉壶对比一下。
上图是龙头老大显微图,下图是集玉壶的显微图
集玉壶的显微图上,云片状的紫砂颗粒清晰干净,而龙头老大壶的显微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出有明显的粉泥,就是说在紫砂颗粒原料里配了脂粉泥,俗称冲浆。这两种泥在制作烧成的技术要求上,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做集玉壶的料,一定要抿针功,做龙头老大壶的料,不一定要抿针功,而且基本没有烧成风险。这个真相告诉我们,紫砂厂是被所有竞争者剿灭,其它紫砂厂被乡胚剿灭,紫砂被泥巴剿灭,大师也将会被仿品剿灭。 随着紫砂市场的升温,参与者蜂拥而来,拼泥、调砂、手磨、通粉等等造出千奇百怪的紫砂泥料名字,吴国祥认为这些方法本身没有什么对与错,关键要看炼出的泥料是不是传统紫砂泥料,很多人会说,紫砂泥不是紫砂矿料炼的吗,这话可以说绝对是,但紫砂矿料炼出来的就一定是紫砂泥吗,这话就要看怎么说了,如果不是按照紫砂要求炼制的泥,哪怕是最差的矿料炼出来的也可以叫紫砂泥,这种泥料只是沾了紫砂的名字,实际根本没有紫砂的优点特性,这就是广义上的所谓的紫砂泥。这里,我们先给广义紫砂泥作个定义。 广义紫砂泥:是指用所有岩土类矿料炼制的泥料。 这个定义肯定会引起概念派的不满,紫砂泥是用紫砂矿料炼的啊,怎么你把它说成是岩土类矿呢。在前文《宜兴紫砂矿料的形成》里详细介绍了紫砂矿料的来历,紫砂矿料是岩土类,宜兴紫砂矿料是岩土类里一处晶体结晶率非常高,且整体岩化均匀的一类矿料,所以叫优质矿料,晶体含量低的叫劣质矿料,在岩土里的晶体颗粒含量有高有低,这是客观存在,世上没有人能断定出地球上任何一块岩土它一点晶体含量也没有的结论。所以,广义紫砂就是概念,广义紫砂没有真假,没有优劣。对广义紫砂去纠结是与不是、真与假、紫砂含量是多少、是好还是差、等等问题都是徒劳的,尽管纠结的人很多,能说清的人没有,其结果必然是向岩土类发展。因此,现在的紫砂市场也发展成了广义的紫砂市场。其实大家都知道,我们通常说的紫砂泥是指用来制作传统紫砂茶具类的紫砂泥。这就是本文要介绍的炼制传统紫砂泥的拼配方法,传统紫砂泥也就是狭义的紫砂泥。吴国祥说别管用什么方法炼,我们要的是结果,那么什么样的才是传统紫砂泥呢?我们先来做个有相近原理的实验。下面是一个杯装的清水,一个杯装的米饭。米饭就好比是紫砂颗粒,紫砂颗粒能吸附微量的脂粉,另一杯水就好比是脂粉。米饭能吸收微量的水,紫砂颗粒能吸附微量的脂粉,所以有相同之处。
我们先投入少量米饭到水杯中搅拌一下看,米饭沉在水中,这时,这杯水你说是水肯定不对,你说是饭也不对,应该说是泡饭或者叫饭汤。下图所示:
相对紫砂来说,就好比是把紫砂颗粒投入到脂粉里,这就叫调砂,但这个调出来的紫砂泥是砂在泥中,呈现的是泥性,烧出来就是瓷性特征。继续在水杯中加入米饭搅拌,加到一定量时,杯里只看到米饭,但饭粒看起来很水,这时的水被饱和了,这就是饱和度。下图所示:
从图片中可以算出,当米饭占总重的73%左右时,杯水中的水基本不见了,这一数字与本人做的紫砂泥调砂的饱和度比例试验数据基本相近,这就是说,当紫砂颗粒所占比例在70%以上,才显现紫砂的特征与优点,比例越高,当然品质越好。当继续加入米饭搅拌,米饭越来越接近本色。下图所示:
很多人说,我买的紫砂壶很有砂感,但不知什么原因用用后会炸裂,看了这个饱和度解释后,应该明白了,也包括市场纠结的什么机制泥、手磨泥,拼料、调砂等等问题到这里,都已经不是问题了。这个过程叫调砂也可以,叫拼配也可以,调1%也叫调砂,调99%也叫调砂,你如果一定要问调砂泥好不好?我只能说,谁知道呢。不管用什么方法、或叫什么神泥,达不到饱和度以上的,都不能叫传统紫砂泥。至此,我们可以给传统说的狭义紫砂泥作个定义。 紫砂泥:是指用优质紫砂矿料,提取出纯正的晶体颗粒,经拼配调制并充分陈腐后,再经过人工锤炼或机械抽真空达到一定可塑性的、烧成后具有晶体相的紫砂器具类的原料泥。 炼制紫砂泥首先要用优质矿料,用劣质矿料就是以炼黄金的成本,也炼不来出优质泥料。其次是用有晶体特征的砂粒炼的泥,不是粉砂泥。其三是要经过陈腐锤炼成融和状态的具有一定可塑性的泥料,没有可塑性,就没有成品率,好就变成了坏。第四是烧出来要有晶体相,有了晶体相,说明炼的泥达到了饱和度,才算真正的紫砂用泥。 那么,地球上储有粉砂岩陶土的地方很多,为什么紫砂出在宜兴并以宜兴为正宗,为什么宜兴的紫砂原料最好,下一篇就介绍一下,《吴国祥介绍宜兴紫砂为什么好》。 (编辑:紫砂壶一号 来源:中国网)本文章来自网友投递或资讯集录,如果侵犯你的权益,请发邮件:2608356283@qq.com告知小编,将尽快做出处理。 |
编辑推荐
展会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