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页 > 藏趣轶闻 > 正文

黄永玉紫砂壶上写真趣

紫砂壶艺术网 时间:2018/8/7 20:32:04 【字号 】 【关闭

    武松(紫砂壶)黄永玉

    风荷(紫砂壶)黄永玉

    猫头鹰的世界观(紫砂壶)黄永玉

  【艺海撷英】

  近日,“黄永玉的紫砂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展出黄永玉近年创作于江苏宜兴的181件紫砂画壶新作。

  “没有什么‘志在千里’,只是觉得自己还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有趣的事。”这是黄永玉对于此展的定位。提到黄永玉创作特色的形成,不得不追溯其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生。从12岁离开被他称之为“感情的摇篮”的湘西凤凰,流落他乡谋生,到成为艺术家,黄永玉经历了丰富而复杂的人生,也见证着时代的变迁。他以诗歌、散文、杂文、设计、版画、漫画、中国画、书法等诸多形式记录和赞颂生活之美,表现和创造艺术之美,留下了令人感动的心迹。

  此次展览展出的作品以紫砂壶为载体,借助紫砂镌刻工艺半绘半刻而成,是黄永玉在创作媒材上又一次新的尝试。作为书画界有名的“90后”老顽童,黄永玉在开幕式上“金句”频出,话里透着天真幽默:“一个老头闲在家里没事儿干,画了一些壶。用时髦的话来讲,就是行为艺术吧!”对于这个工作量浩大的“行为艺术”,黄永玉乐此不疲。他至今都保持着能媲美年轻人体力的作息习惯——上午为杂志写两个多小时的连载文章,然后画一下午的画,还能做到眼不花、手不抖,“一天画七八把紫砂壶,有时候能画十把。画着画着我突然犯了难:糟糕了,这么多壶往哪里放?这些壶都是‘快乐的包袱’!”

  展厅内,大小不一、形态迥异的紫砂壶上呈现了143个水浒人物和十几个陪衬人物,另有《八仙图》《九痒图》等小品,图说文字和创作感想以题跋形式布局,相映成趣。黄永玉笔下的人物形、神、貌、相各异,经适度夸张与变形,分外鲜活生动。在艺术处理上,紫砂镌刻的线条刚劲有力,增添了特有的金石味。作品《宋江》中的人物造型夸张不失准确,诙谐不失庄重,一手持笔的人物轮廓与壶嘴方向形成呼应,妙趣横生;作品《武松》描绘了英雄武松醉酒酣睡的场景,在质地坚硬的紫砂壶之上刻画出人体柔软的无力感,恰是画家功力的体现。

  黄永玉自1960年开始画水浒人物,20世纪80年代就出版过《黄永玉大画水浒》一书,而将水浒人物作为延续多年的创作内容,与他本人特立独行、爱憎分明的鲜明个性不无关系。他以独特的视角解构和诠释水浒人物形象,其中有借古喻今的诙谐幽默,也有深深的爱憎之心,有超然物外的天性释放,也有悲悯天下的普世情怀,揭示了他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生命体验。

  漫步展厅,黄永玉塑造的艺术形象,可能会令观者捧腹,也可能会引发观者的回味和思考。“对于一位94岁高龄的艺术家,其不断创造、创新之本身便是一种价值体现。”正如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所说,就让我们透过这些精巧的紫砂壶作品,细细感受这位“创作顽童”的艺术魅力和他呈现在小器物之上的大智慧。

  (作者:姜源,系青年画家)

(编辑:紫砂壶一号 来源:光明日报)本文章来自网友投递或资讯集录,如果侵犯你的权益,请发邮件:2608356283@qq.com告知小编,将尽快做出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