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页 > 紫砂新闻 > 正文

聊城古城改造 明清紫砂博物馆免费开放

紫砂壶艺术网 时间:2017/7/27 9:55:54 【字号 】 【关闭

把古城区打造成“微博之都”,将聊城古老的文化积淀收藏于各类各色博物馆,是古城改造别具一格的思路。

遵循“复古、存古、传古”的原则,保护古城区整体历史格局、肌理、风貌和历史文化遗迹,将古城区打造成遵循原真性、整体性和可持续性原则的经典版本,是古城区保护与改造的主要目标。随着古城建设的全部完成,聊城晚报记者从水上古城景区提供的一张古城区景点和博物馆效果图上注意到,古城区镶嵌着50余处景点及博物馆。

记者掌握的情况是,古城区规划的博物馆中,已经开放的有西城门的乡村记忆博物馆,楼西大街的茌平黑陶与剪纸博物馆,楼南大街的中国阿胶博物馆、戏曲与茶文化博物馆,西北角楼的老照片博物馆,楼北大街的契约博物馆、新闻印刷博物馆,楼北大街府衙路的东昌文物博物馆,南城门的金丝楠木博物馆。正在施工布展的博物馆有,楼南大街的高唐书画馆、景阳冈酒道馆,楼西大街的红木博物馆,楼北大街的婚俗博物馆等。将要进入布展的博物馆有,古城区东南角楼的中国葫芦文化博物馆,红星街任克溥故居内的纽扣博物馆,楼东大街的毛泽东像章博物馆,楼南南顾家胡同路的李程修美术馆,楼东叶家园子路(老锻压机床厂、老剧院)的时代印象博物馆。

记者在楼南大街刚刚落成开放的明清紫砂博物馆内注意到,明代时大彬,清代王南林、徐飞龙、方增三,民国范占以及现代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吕尧臣、顾绍培、鲍志强、施小马等若干门类的紫砂精品琳琅满目,还有文化部紫砂文化研究院院长、工艺美术大师周汝平赠送的数十件代表作品。

明清紫砂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紫砂器,始于宋。明朝正德(1506-1522)年间金沙寺僧及其徒供春开始用紫砂泥做成茶壶状,故尊为紫砂工艺陶的始祖,距今已逾500年历史。自明中叶后,时大彬等制作紫砂壶的大师辈出,逐渐形成集造型、诗词、书法、绘画、篆刻、雕塑于一体的紫砂艺术和紫砂文化。其艺术风格凝聚了历代文人、壶艺大师的智慧和心血,呈现出技艺精进、风骨娴雅、古朴文气、超然脱俗的独特艺术魅力,可称得上是中国陶瓷艺术界一朵奇葩。紫砂泥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和矿物质,用紫砂壶泡茶,透气不透水,能充分吸收茶香,发挥茶叶馨香和养生功能,茶味隽永醇厚、清纯香远、怡养心灵、淡泊和平,砂质纯正的壶泡茶,七天茶香依旧,不会变馊。经过几百年的开采和使用,这种含铁离子等10余种对人体有益的紫砂矿藏已弥足珍贵。目前,随着人工成本不断攀高,紫砂壶已成为使用、把玩、欣赏、收藏和升值等具多种功能的良器。为此,明清紫砂博物馆免费开放以来,参观者络绎不绝。

乡村记忆博物馆顶上,大花布墙体以农家色彩装修,渲染出一股浓浓的乡村味道。最为吸睛的为一处实体农家的展示。馆内有农具(犁、耙、耧、砘等)、乡村运输工具(牛车、四轮车、马车、手推车、独轮车等)、民间日常使用物品(织布机、衣帽、刺绣、鲁锦、扇车等)、乡村民间艺术(版画、剪纸、雕塑、泥塑、佛画、葫芦等),分为四大类别向游客一一展示以前记忆中的乡村老物件。

聊城老照片博物馆共分《岁月遗梦》、《艰辛历程》、《激情年代》、《蹉跎岁月》、《改革春潮》、《江北水城》等6部分,让游客在一幅幅经典照片中回味历史、感受历史、不忘历史。

(编辑:紫砂壶一号 来源:聊城新闻网)本文章来自网友投递或资讯集录,如果侵犯你的权益,请发邮件:2608356283@qq.com告知小编,将尽快做出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