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页 > 紫砂人物 > 正文

看鲁大东鲍行华怎样玩紫砂壶

紫砂壶艺术网 时间:2017/6/19 11:45:16 【字号 】 【关闭

W020170615611444375059_600.jpg

展览海报

浙江在线6月16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刘慧)没错!“心生一季”确实也是个“不正儿八经”的展览。

有趣的人鲁大东,名齐,号启明,夷窠,蓬莱籍,1973年生于山东烟台。被称为70年代书家,当初由不得自己选择。

曾经在中国美院读书,现在中国美院教书。1991年入浙江美术学院国画系书法篆刻专业。2002年起,入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系,攻读书法方向硕士,博士,导师王冬龄,朱青主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学院现代书法研究中心研究员。

1990年开始参加过一些展览和大赛,得过不疼不痒的奖励,觉今是而昨非。参与当代艺术,最早学画,以后还会画。觉得艺术史最有挑战性,厌恶假国学。1995年开始参与摇滚乐活动,现在是“与人乐队”主唱,出过两张专辑,不定期活动。

有趣的人鲍行华,1973年出生于江苏宜兴丁蜀镇陶瓷世家,虽从小浸泡在陶瓷氛围里,却只爱读书,传统经典都想弄个明白。后就读于上海外国语学院,继而开始对西方历史与哲学深度着迷,开始了解各类现代艺术,现代文学,一度靠近疯狂。

学业完成后回宜兴陶瓷进出口公司工作,最初三年担任公司多项引进项目翻译和协调工作。后从事陶瓷的出口业务。

W020170615611444851040_600.jpg

鲁大东

1995年初,也是紫砂低潮时期,因一次与朋友关于“做紫砂壶到底难不难?”的打赌,开始学习紫砂工艺,由最初对这门传统手工艺的轻慢到后来的热爱,从此一发不能收,而最终确定为自己一生的追求。后拜入曹婉芬大师门下,在师父身边三年如一日,学习顾景舟,朱可心大师编撰的传统技法,同时也深入学习了紫砂艺术的精华。

虽然二十多年来,作品被多家博物馆收藏,也得过一些比赛的奖项,总觉得这都不能代表什么,因为每天都是一个新的开始。

书法与紫砂,一个是传统文化的代表,一个是传统工艺的经典。两者都是独一无二,无可替代。 自古“壶以字贵,字以壶传”,历代文人雅士皆有提壶刻铭的雅趣,紫砂也因此不断发展并提升品位。

今有宜兴鲍行华制作紫砂作品,中国美院鲁大东操刀篆刻书法于紫砂器上,摹古追远,分享古人的雅趣,创新开拓,追随自己的梦想。

策展人花十三想说点题外话。这一季过完就是秋天了,秋天喝茶也有秋天的风情。只是盛夏,这本该喝冰啤酒的季节里去泡壶茶,难免会泡出不一样的滋味。装酒的瓶子从来粗糙,装茶的紫砂壶就显得精细多了,不可同日而语。也难说孰好孰坏,大概就是人生吧。

再想想陈曼生夜里睡不着的话,可曾三更天敲响阮元市长的房门?两个事业单位的公务员用罐子随便装了些茶,月色迷离中泛舟西湖也未可知啊。是谓浪漫,要慢慢浪啊。要是没有这样的恣意妄为,人到中年简直全无生趣。

所以鲍行华才说走就走。一个研究外语的,不好好待在欧洲美国东南亚搞翻译,非要回到偏安一隅的丁蜀镇做壶。放眼望去,中国那么大,又有几个知道这苏中小镇里藏着这样一位隐士?况且这隐士还偏不学好,明知自己不是顾景舟却还是要“抱残守缺”,绝不搞现代派的劳什子。摔泥捏泥,西施提梁,器型里没有张牙舞爪的跋扈,没有想一出是一出的标新立异,有的只是谦谦君子,温润如一把紫砂壶。

W020170615611446514167_600.jpg

鲁大东刻壶创作

原本这样的壶是不肖人提字刻画的,谁会放心自己辛苦耕耘出来的方寸天地被人抠掉几块砖瓦?可如果抠掉的是砖瓦,补上的是玉石呢?那心里可能就舒服多了。所以,价值这玩意儿,到底是一加一等于二还是大于二,其实也不好说。但至少,这个“一”和那个“一”,两美相权之后,也都不再是原来的一了。

提刀刻壶者毕竟是鲁大东呢,则结局就显得好多了。虽然鲁大东并不怎么喝茶,喝三碗酒也不喝一杯茶,是为一种江湖气。所以这倒有趣了,一个天天以茶为生以壶立身的手艺人,碰上一个不喝茶也不那么安分传统的书法手艺人,便有了零零碎碎的节操。而节操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是一入侯门深似海,还是不破楼兰终不还?或者如日本民间艺人的歌谣所言“你啊果然就该/划着船桨/出海去……如果为了爱的话/被杀掉也无所谓”。既有如此决绝心意,也才有了这场以刀写心的展览。

诸君问这壶能不能装?能,也不能。能装在肚;不能也不必装,在心。心如是,可生生不息。这是好壶。

那就一起来玩吧!6月16日至6月22日,在杭州恒庐美术馆与鲁大东和鲍行华一起,看壶喝茶。

(编辑:紫砂壶一号 来源:紫砂壶艺术网)本文章来自网友投递或资讯集录,如果侵犯你的权益,请发邮件:2608356283@qq.com告知小编,将尽快做出处理。
相关新闻
·看鲁大东鲍行华怎样玩紫砂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