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页 > 中国书画 > 正文

梁时民:一位“博士画家”的艺术初心

紫砂壶艺术网 时间:2017/1/4 10:52:41 【字号 】 【关闭

梁时民

□本报记者 余如波

2016年12月27日,“四川省第八届新人新作美术作品展”在梁时民执掌的四川美术馆举行,540件入选作品,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等6大门类,布展等工作异常繁重。工作之余,梁时民也没闲着,他正在构思一件有关张大千的中国画大作,准备在2017年举行的“四川省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作品展上亮相。身兼艺术家与管理者双重身份,梁时民坦言“不敢懈怠”。

艺无止境,半百之年攻读博士

57岁的梁时民个子不高、话也不多,显得很低调。“我父母都是绵阳三台的教师,在他们的影响下,我从小就对诗词、书画等传统文化感到亲近和喜欢。”6岁时,他跟随画家郭明甫和孙竹篱学艺。

高中毕业后,梁时民在农村当代课老师,没有放弃对绘画的追求。“那时是很艰苦的,白天我给学生上课,晚上就点蜡烛画画。没有纸,就拿废奖状、废试卷甚至草纸当画纸。”1980年,他如愿考入四川美术学院。

大学毕业后,梁时民先在三台县文化馆任职,之后还经商、办企业。“这些经历相信不少艺术家都没有。用现在的话说,那时候我是很‘港’的。”然而“折腾”了很久,梁时民发现,自己始终无法抑制对艺术的热爱,“还是愿意把那些都停下来”。2002年,梁时民进入四川省美协工作,回归艺术之路。

“在艺术上取得一些成绩之后,要想更上一层楼,就需要系统的美术理论知识。”2003年,梁时民师从广西艺术学院院长黄格胜攻读硕士学位,系统研习了历代绘画艺术。2009年,他进入武汉大学,攻读社会学专业博士学位。“我并不是为了学位。艺术其实是一门综合性学科,社会学有助于认识艺术与社会的关系,让我们更好地服务于公众。”

奉献四川美术,情牵“小家”“大家”

“5·12”汶川特大地震一周年之际,梁时民开始着手创作《暖冬》。作品描绘了栖息在冬日沼泽地上的25只大雁,它们三三两两依偎在一起相互取暖,眼神里透露出一种坚毅和淡定。《暖冬》大量运用了暖色调,构图庄重典雅,表现出四川人民浴火重生、坚强不屈的精神。

《暖冬》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展,还曾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展出。作品初稿拍出了172.5万元的高价,然而对于定稿的求购,梁时民却一概谢绝。

原来,这件作品背后有一段感人的故事。梁时民创作《暖冬》时,患食道癌的母亲病危,他一边照看母亲一边加紧创作。一天早晨,在医院通宵达旦照顾的他见母亲稍有好转,便赶回工作室画最后一只大雁:画面最上方,一只身体虚弱的母雁正在整理羽毛,那正是梁时民心目中母亲的化身。没想到当天傍晚,母亲永远离开了他。

“挤时间”是梁时民工作的常态,除创作外,他还担负着省美协、省美术馆大量行政工作。近年来,“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四川省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大山大水·大美四川美术创作工程”等重大活动相继展开,彰显了四川人文精神,同时产生了一批优秀作品。梁时民表示:“今后要引进一些全国性、国际性的高端展览,联合其他省份搞一些大型交流展,这样才能不断提升四川美术馆的形象,让观众得到更多美的享受。”

梁时民,四川省美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秘书长,四川美术馆馆长。1996年,作品《秋声》入选由文化部主办的“中国当代著名花鸟画家作品展”,获金奖;2016年,作品《李冰父子与都江堰》(合作)入选“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

(编辑:紫砂壶一号 来源:四川日报)本文章来自网友投递或资讯集录,如果侵犯你的权益,请发邮件:2608356283@qq.com告知小编,将尽快做出处理。
相关新闻
·梁时民:一位“博士画家”的艺术初心